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 > 北海三年行动

北海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政策解读

来源:北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

作者:

发布时间:2023-07-17

【字号:

分享:

北海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政策解读

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‘十四五’时期要有突破”重要指示,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“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”决策部署,锚定省、市党代会以及“十四五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,破解长期制约发展难题、推动高质量发展,激发全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、奋力争先进位。按照省委、省政府、市委、市政府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总体工作部署,区党工委、管委会决定,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,咬定目标不放松,启动实施开发区创新提质新突破三年行动。特制订本方案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、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,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持续做好结构调整“三篇大文章”,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推进全面从严治党。全力实施“港产城”融合发展,大干三年、奋斗三年,打造北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滨海旅游康养产业示范基地,在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、辽宁振兴的“辽沈战役”中体现北海的担当,推动开发区创新提质新突破,确保北海在新征程中开好局、起好步,力争走在省级开发区现代化建设的前列。

二、基本原则

——坚持高质量发展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,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实现没有水分、没有污染的发展,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、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。

—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。践行党的根本宗旨,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,扎实推进共同富裕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。

——坚持守正创新。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全面振兴新突破,把“闯”和“创”的精神激发出来,把“敢”和“干”的劲头调动起来,促进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、创新驱动协同发力,让干部敢为、地方敢闯、企业敢干、群众敢首创。

——坚持目标导向。保持战略定力,紧盯目标任务,创新工作思路,科学谋划超常规举措,扎实做好基础工作,补齐短板、锻造长板,比学赶超、争先进位,确保将全面振兴新突破蓝图变为现实。

——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。强化底线思维、系统观念,切实做到“两个责任”一起扛、“两副担子”一起挑,以安全保发展、以发展促安全,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性,推动振兴发展行稳致远。

——坚持发扬斗争精神。增强骨气、底气、志气,坚定斗争意志,增强斗争本领,抓住主要矛盾,直面问题,打破僵局,主动出击,迎难而上,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,依靠顽强斗争赢得发展主动。

三、总体目标

到2025年,北海振兴取得新突破,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滨海旅游康养产业示范基地基本建成,在省级经济开发区中排名上升至前50名。

——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。各项经济指标增速达到全市平均增速的2倍。

——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,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。

——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,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安全水平大幅提升。

——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。营商便利度达到全国先进水平,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,对外开放新前沿基本形成。

——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。港产城融合发展成效显著,与规划区内3个乡镇办事处协同联动发展,盖北同城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,在盖鲅同城发展中起到沟通协调作用,形成优势互补、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。

——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,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。

七个方面实现新突破

(一)充分发挥投资、消费、外贸拉动作用,聚焦推动经济增长实现新突破

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,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,“三驾马车”协同发力,实现固定资产投资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、进出口总额的全面新突破,为实现经济“质”的有效提升和“量”的合理增长提供强力支撑。

1.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。

2.千方百计提振消费。

3.综合施策扩大进出口。

(二)充分发挥经开区经济发展主力军、主阵地作用,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实现新突破

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,扎实做好结构调整“三篇大文章”,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,基本形成多点支撑、多业并举、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
4.巩固提升优势产业。

5.着力发展特色产业。

6.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
7.加快发展数字经济。

8.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。

9.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。

(三)充分释放体制机制改革红利,聚焦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现新突破

推进深度市场化改革,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。充分激发振兴发展活力,让国企敢干、民企敢闯、外企敢投,形成大企业“顶天立地”、小企业“铺天盖地”的生动局面。

10.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提升政务服务能力。

11.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。

12.深化市场化运行机制。

13.深化财政体制改革。

14.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。

15.发展壮大民营经济。

16.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。

17.开展央地合作项目。

(四)充分发挥科技、教育、人才引领作用,聚焦塑造发展新动能实现新突破

深入实施人才强区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通过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,坚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“三位一体”谋划推进,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,激发人才创新活力,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、塑造发展新优势。

18.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。

19.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。

20.实施人才强区战略,加快建设教育强区。

(五)充分发挥区域协同发展合力,聚焦全域开发开放实现新突破

21. 深度融入港产城和“盖鲅同城”“盖北同城一体化”融合发展战略。

22.提升园区发展能级。

23.主动承接自贸区辐射。

24.全力发展海洋经济。

(六)稳就业、强保障、优生态,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突破

坚持把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。

25.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。

26.深入推进污染防治。

27.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。

(七)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,聚焦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海实现新突破

统筹发展和安全,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树立“全周期管理”意识,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改善人民生活品质,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,打造高品质城市,为振兴发展提供安全保障。

28.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。

29.防范化解重点经济领域风险。

五、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

(一)加强党的全面领导。

(二)强化组织协调推动。

(三)实施督查考核评估。

(四)加强重大政策研究。

(五)营造良好发展氛围。

  • 附件:
  • 视频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